欢迎进入我们的网站!今天的日期是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福建省三明市:“加减乘除”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发布时间:2022-04-18 23:18:39

2019年2月,福建省三明市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2020年又增加尤溪县、建宁县为省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三明市初步形成了“加减乘除”近视防控工作模式。


在近视防控基础上做加法


一是突出政府主导引领。2019年三明市成立推进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九个部门工作职责。建立三明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专题会,市政府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依托市第一医院成立“三明市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中心”,成立了首批6个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教育基地(中心),不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


二是发挥学校阵地作用。在“全国爱眼日”和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期间,出台“三个九”举措防控近视,明确学校、学生、家长各自的职责。各地各校积极组织开展了爱眼护眼“八个一”活动,即:致家长关注眼健康一封信、举办一场眼健康专题讲座、开展一次全校眼保健操比赛、发放一批班级视力表、组织一项全员视力监测、举行一堂主题班(团、队)会、评选一批爱眼护眼先进集体和个人、宣传一次爱眼日活动主题,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爱眼护眼意识。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确定了“面向全体、全面普及,全面推进”每天锻炼1小时的工作思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阳光体育活动。


三是推动社会互动参与。发挥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作用,定期不定期开展眼健康科普宣传与咨询等公益活动。2021年,医教融合进校园举办讲座达到375次,约有42万师生参与了解学习。


在近视防控诱因上做减法


一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通过对手机、作业、读物、睡眠等这几项管理措施的督导检查和落实,推动“双减”的落地落实,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


二是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学校以《致家长一封信》形式,要求禁止学生带智能手机进校园,带入学校的进行统一保管。同时规定教师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三是减缓低龄近视趋势。各地将视力保护工作关口前移至幼儿园,通过光线变化小实验、读写姿势大PK、视觉健康习惯图卡分类等生动有趣的互动模式,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预防的安全用眼行为意识。


在近视防控抓手上做乘法


一是强化考核促提升。2020年11月4日至5日,举办学生近视防控培训班,逐条解读《三明市推进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量化分值表》内容,明确政府、部门、学校考评指标。连续两年,市近视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全市近视防控交叉互查,并将交叉互查结果通报给各地各部门各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改革试验区工作。


二是特色创建促提升。持续推动115所近视防控特色学校创建,2020年11月召开近视防控现场推进会,三明学院附属小学、梅列区上河城小学等一批学校建立了视力健康教育馆。在市级近视防控特色学校中,组织开展74个课题研究工作,各学校围绕改善视觉环境、创新丰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形式、科学开展视力监测、加强健康教育队伍和机构建设等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批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三是科学管理促提升。建设“三明市学生近视防控管理平台”,落实每年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视力监测制度,为学生建立了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科学掌控视力状况变化。


在近视防控外因上做除法


一是改造一批不达标视觉环境。通过智能监测设备按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对学生教室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灯具配置等进行科学监测,有效促进了学校视觉环境改善。


二是卸载一批APP软件。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教辅APP等教育信息化产品,严格控制通过教辅APP等教育信息化软件布置作业。同时明确网络答题均不得列入年度综合考评项目,逐步减少中小学专题答题项目,切实减轻中小学师生与家长的负担。


三是整治一批不合格验光配镜企业。必须做好市场监管的工作,对于眼视光行业,特别是涉及儿童青少年验光、配镜的相关部门、行业要进行标准化建设,要加大监管的力度,整治一批不合格验光配镜企业。2021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检查验配眼镜企业、广告经营者等相关经营主体,规范眼镜片市场,杜绝不合格眼镜片流入市场,同时加强广告监管,依法查处虚假违法近视防控产品广告,以减少配镜不当给儿童青少年带来的二次伤害。


来源:人民网


建议与联系
0577-88053502
  • 微信公众号
  • APP
  • 微博
Copyright 2024 © 版权所有 教育部近视防控与诊治工程研究中心 浙ICP备0000000号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